初秋时节,漫步在莒县的村庄田间、路边水畔,目之所及皆是美景,洁净平坦的道路,碧波微澜的河湖,井然有序的院落,花草紧簇的街巷……从脏乱差到洁净美“蜕变”的背后究竟施了什么“魔法”?
环境就是民生。莒县紧扣中央和省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要求,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,以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创建为引领,对标找差、补短强特、创新实干、全域整治,让一个个小村庄变了模样,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。 乡村振兴,村庄环境是基础,也是底色。基础该如何提升,底色又该如何擦亮? 谋定而后动。莒县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,结合县情实际,制定《莒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考核督导办法》等文件,提出了以村庄清洁、路域环境整治、养殖粪污整治、“美丽庭院”创建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大行动,探索建立了“党建 ”“考核 ”“科技 ”“共享 ”的“4 1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导推进模式,确保干有目标、方向、举措。 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。面对莒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面广量大基础差问题多的现实情况,莒县把这项工作提升到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、事关人民群众健康、事关生态莒县建设的政治高度,务必打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。 为此,莒县各乡镇街道充分发挥主体作用,镇街干部包社区包村、村干部包网格、包户,形成了党委统领、政府主抓、部门牵头、乡镇主体、村庄落实的网格化推进治理体系,实现村村有人抓、户户有人管。 走进莒县洛河镇坊前村,只见房屋整齐划一,街道宽阔通畅,路旁绿树成荫,一幅充满干净气息的新农村景象扑面而来。村里建成了儿童乐园、文化广场、健身公园、公共绿地等,休闲时,坊前村的村民走出自家小院,纷纷来到休闲广场、公园散步健身。 坊前村的美丽村景得益于莒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。 观一隅而知全局。近年来,把村内空闲地“管”起来,针对村内零星空闲地、闲置宅基地、残垣断壁等,莒县创新规划,让空闲地有了“新用处”,从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,实现了从“环境美”到“生态美”的美丽蝶变。 随着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,如何提升乡村气质?莒县从培育示范村、示范片区着手,从2017年开始,全县每年选择6—8个风貌特色鲜明、具备一定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基础的村庄,予以重点推进,整合县直有关部门单位的政策、项目和资金向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倾斜,从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入手,完善与群众满意度、便利度等密切相关的路、水、电等基础设施建设,为美丽乡村建设筑牢根基。 不仅如此,莒县把和美乡村建设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结合起来,统筹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、现代农业园区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建设,打造出“湖畔田园”东丁果庄、“翰墨药谷”大库山村等一批产业融合、特色鲜明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,以及褚家坡村、赵家石河等乡愁意蕴、诗情画意的中国传统村落。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“三分在建,七分在管”。莒县各乡镇街道也是使出“十八般武艺”,从群众这个原点出发,采用“线上 线下”双渠道强化宣传引领,结合文明先进评选、积分超市兑换、“美丽庭院”创建、“小手拉大手”等活动,通过构建长效管护机制撬动支点,实现“常”管长效。 在莒县各个乡镇街道、社区村街,一场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,峤山镇东徐家村出台了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“积分制”管理办法;寨里河镇创新实施创新实施“和美乡村 志愿服务”;莒县妇联探索实施美丽庭院创建“135”工作法…… 随着农村旧貌换新颜,莒县的乡村大地上,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,正勾勒出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”的乡村图景。目前,全县累计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45个、省级和美乡村26个、市级美丽乡村530个。 (日照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霞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