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在位于日照市岚山区海工装备产业园,山东财金“海上粮仓壹号”项目首个三文鱼网箱正式出坞入水。据报道称,该网箱将在日照市岚山区近海10海里处投放使用开展三文鱼养殖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实现年产三文鱼6000余吨,经济效益超6亿元。 耕海牧渔,向海图强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发展海洋经济,保护海洋生态环境,加快建设海洋强国。在日照市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将发展壮大海洋经济,打造港城融合新高地,列入2024年的重点工作。长期以来,日照市不断深耕蓝色国土,探索出城市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。2024年,日照市将统筹陆海资源优势,提升要素集聚和资源配置能力,加快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。 人们对海洋的印象,是一种天地相接的阔达,一碗鱼虾荟萃的“鲜香”。作为生命的起源,海洋也是人类最后一片狩猎场,从最初的海洋捕捞到今天的海上养殖,从单纯的渔业养殖到一二三产业深度有机融合,生产方式不断变革,见证着海洋渔业的高质量发展,也给了日照不断向海图强的信心和雄心。
扩大海洋“朋友圈”,托举金色梦想。世界上没有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,只有拥抱海洋才能获得发展。作为“一带一路”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、鲁南经济圈最便捷的出海口,日照市坚持港口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紧密衔接、配套联动,发挥港口对临港产业的集聚作用,始终重视对外开放交流合作,加速全球各类发展资源的集聚、耦合,国际“朋友圈”日益壮大,开放发展之路越走越宽。数据显示,2023年,全市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59284万吨,同比增长3.83%;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26万标箱,同比增长7.86%。去年9月份,日照港转型升级工程正式获省核准批复,取得重大突破,为日照高质量发展积蓄了力量。 深耕海洋“产业链”,激活蓝色动能。海洋是资源富集的“聚宝盆”和新兴产业的“策源地”,加快构建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,推动海洋产业集群建设,带动沿海产业规模化、质量化、高端化、集群化发展,具有重要意义。日照市将现代海洋纳入全市重点产业链,推动产业融合。比如,通过实施“蓝色良种”工程,投入“深蓝一号”装备、发展海洋预制菜产业等,推动海洋渔业转型;依托港口发展钢铁、汽车、浆纸等工业,培育海洋装备制造新动能;抢抓文旅“风口”大力发展海洋垂钓、体育健身、精品民宿等新业态,以港兴城、以港兴市。 守护海洋“生态蓝”,构筑绿色屏障。海洋生态不仅关乎着经济民生,也关乎着子孙后代的福祉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下决心采取措施,全力遏制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趋势,让我国海洋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改观。”202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,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,积极争创国家级美丽河湖海湾。在保护海洋生态这方面,日照是说一不二的。全面推进海洋生态修复,用心书写净水、护岸、美湾文章,探索建立“陆域—流域—海域”监管体系,海洋生态持续优化,每年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在内的50余种鸟类迁移、越冬、繁衍,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海龟、白海豚等10余种海洋生物也频繁出现在日照海域。 蓝色孕育梦想,海洋承载希望。以蓝色为底,向海图强,日照正扬帆起航、逐梦星辰。(图片源自网络) (叶韵) |